为战“疫”保供!这群年轻人用北斗定位和大数据技术,三天搭建起数字供需平台

发布日期:2020-02-05
2020年2月4日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琦敏

“1月31日,某爱心人士向黄石市中心医院捐赠20个红外耳温计,对接成功”“2月1日,某爱心人士向湖北十堰捐赠10箱消毒水,对接成功”……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一群年轻人,用三天时间搭建起一个公益平台,利用北斗定位、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为抗疫物资供需信息搭建起高效的“数字桥梁”。短短几天,该平台已发布800多条供需信息,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促成十余批次的物资对接和物流协助,更多的供需双方在线上完成了自主对接。

三天搭建起数字版物资供需平台

除夕夜,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消息,让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交通工程中心的年轻人心潮起伏:“我们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经过一番交流讨论,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物资缺口。外联组负责人段亚辉说,各地医疗机构、生产厂商通过微信、微博、企业官网等渠道,都会向社会发布捐赠公告或物资需求信息,但由于信息发布平台分散,供求信息之间很难及时匹配。

“是否可以用我们的技术特长,搭建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呢?”中心主任陶欢的提议,立刻得到了30多位年轻人的响应。

说干就干!由于该中心在位置服务、大数据、信息发布等方面有多年技术积累,他们利用远程云办公,仅用三天就完成了基于北斗位置信息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1月27日晚,平台第一版上线,28日正式版发布。


打开“新冠肺炎物资公益平台”的H5页面,供方由深蓝色点表示,需方则用不同颜色代表普通医院、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随手点开一个点,发布信息的单位、电话、供需信息和联系人,都会一目了然地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平台上线不到一周,这幅地图上的供需信息点已是密密麻麻的一片。

核实信息忙对接,每天工作到凌晨

一个具有公益性、开放性的平台要能实际运转起来,可信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平台上线后,这批年轻人从各处官网搜来了第一批可靠的供需信息,将数据一条条录入系统。几天后,各方信息陆续从大江南北汇入平台。

为了确保真实性,他们每接到一条信息,都会通过电话核实,然后再在平台上发布,并及清理不实信息或非公益性信息。如有可以对接的,他们会立刻跟进……

杨坚毅是平台研发组负责人。从开发平台,到后续的信息录入、对接,他和同事们电话会议不断,几乎每天都干到凌晨两三点。为了不影响妻儿休息,他只好把被褥搬到了书房。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段亚辉的手机上信息提示不停闪动。他抱歉地说自己要离开一会儿,先处理些平台上的急事儿。除夕夜至今,参与平台搭建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这么地忘我,因为大家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义,用各自所长为平息疫情而战。

从30人到400人,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

很快,不断增加的信息让创建平台的“元老”们应付不过来了。好在,不少了解到这个平台的人,纷纷加入成为志愿者。

参与志愿者对接的阚芃芃告诉记者,两天前,他们的志愿者就有200人,现在已经超过400人。他们中,有律师、军人、医生,也有驾驶员,甚至还有海外华侨。

志愿者胡恒庆的家乡就在湖北黄冈,春节回不了家,作为普通人,他想帮着家乡抗疫做点事。当看到这个平台,立刻要求加入,并成为了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他按任务建立起20多个微信群,并制定志愿工作流程,使大量志愿者可以迅速高效地开展工作。


▲志愿者胡恒庆在为平台志愿者协调开电话会议,直到深夜

“志愿者们的热心,真的很让人感动,好多次我们都忍不住想哭!”阚芃芃说,有位澳大利亚的志愿者,第二天就是自己的预产期,但前一天还帮忙平台解决了将2000套防护服从墨尔本寄送回国内的很多事务;一些具有医疗专业背景的志愿者根据医院需求,严格辨别、审核货源,杜绝虚假货源、虚假采购,“绝不能让伪劣产品流到抗疫一线”。

这些年轻人的真诚和执着,很快得到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重视。这两家单位也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起,成为平台的联合发布单位。“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更广阔的渠道,去呼吁、去寻找,让更多匹配需求的货源,到达防疫一线。”物资组负责人柴田鑫介绍,在完成最新一轮平台升级之后,平台又增加了民间组织的信息发布。目前,已有百余家民间组织参与进来,他们可为求助者就近提供医疗救助、心理干预、疫情排查、物资发放等服务。

按计划,工程中心将于2月10日上班,但这群年轻人决定,上班后也要坚持将平台运行下去,直到战“疫”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