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第三棒:“我们来做有风险的创新”——上海产研院创新实践之二

发布日期:2019-01-07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一场4×100米接力赛。跑第1 棒的是原始基础科学研究,跑第2棒的是原型技术的研发,第3棒则是从实验室到企业的一系列技术开发,最后第4棒就是产业化和商品化。前两棒有高校、科研院所,最后一棒有企业,唯独第3棒难度大,对人要求高,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道门槛。

“第3棒是‘创新死亡谷’。高校科研院所不愿做,企业不敢做。”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城市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主任尹椿荣说,“我们产研院就是要做这样有风险的创新。”

最早提出灯联网概念

在浦东,3万盏LED路灯在夜里洒下光亮。很少有人知道,在这项看似简单的工程前期,上海产研院针对13种路况,组织了22家上游企业参与测试。最终,整个系统集成了9种LED灯控系统,安装在路灯上的传感器可以向终端发送包括环保、城管、天气等12种数据,一个统一的平台正在管理16家企业的LED灯具……

“我们是国内最早提出灯联网概念的机构之一。”尹椿荣说,灯联网将灯、网络、平台、大数据应用等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从照明到显示,再从信息到数据技术的跨界。

而上海产研院的城市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主要负责将科研成果导入到应用技术的企业和平台,再将应用产业和系统导入到市场,从而完成一个成果转化为应用的环形加速器。

在浦东的灯联网工程中,上海产研院与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与网络运营商成立孵化平台,将芯片、模块、通讯网络及窄带物联网技术拿过来,研制成不同产品可以使用的通用接口模块、管理平台可以用的多接口数据终端,并推向物联网应用企业。

而面对市政改造要求,上海产研院依托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研究中心平台,搭建产业联盟,将智慧照明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整合起来,这才有了多家LED企业共同参与浦东路灯改造的盛况。

虽然整个LED改造工程已经在2016年完成,但尹椿荣和同事们的工作一直在持续着。在他的电脑里,金桥地区的500盏路灯实时运行数据随时可以查阅。“我们跟踪了两年,就是为了掌握LED的节电率,测试系统可靠性,为今后的技术改进提供可能性。”他说,“没有企业或是科研机构愿意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就来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第3棒。”

深耕于“创新死亡谷”

科技成果转化第3棒是上海产研院最清晰的自我定位之一,这既充分发挥了上海科学院在共性技术开发和产学研平台搭建上的原有优势,又通过更加明确的产业定位提升了深耕产业能级提升的能力。

在上海产研院启动初期,聚焦信息通信、生物医学、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绿色能源四大产业技术领域,整合上科院系统内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资源、盘活存量,通过组织实施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和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

其中,信息通信领域有大数据应用及服务平台、智慧交通研发服务平台、城市物联应用创新中心、智能化产品创新中心、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平台;生物医学领域有高通量基因测序服务平台、临床医学转化研究中心、海席勒研究所(干细胞平台);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领域有3D打印研发服务平台、锂电池中试及产品检测平台、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产品产业化基地、新型半导体照明应用试验平台、智能机器人研发服务平台;绿色能源领域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建筑及节能研究中心。

在上海产研院城市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概念验证”是第3棒的实锤。“我们会拉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一个好的概念做成测试品,然后去验证它会出现哪些问题。”尹椿荣说,第3棒就是要聚焦在企业有能力做但不能直接带来效益的事,如未来技术研发和概念验证;聚焦企业有能力做但不愿意做的是事,如行业示范应用;企业想去做但没有能力做的事,如跨界融合。

带动市场与政府资源共同注入

对于上海产研院的第3棒平台来说,唯有发挥原有共性技术研发、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和市场第三方的优势,才能在创新死亡谷里走出一条新路。这些创新平台按照环境开放、资源集聚、各类创新主体有效联动的建设思路,逐步积累形成了专业技术研发、产品中试放大、成果孵化转化和检测评价等功能。

在智慧城市建设、生物大数据与精准医疗、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上海产研院积极构建多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协同环境,逐步建立了以产品试制为核心、以技术咨询和研发环境为支撑、创新资源对接为手段的成果转化模式及孵化服务机制。同时,依托创新平台作为载体,有效带动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在资金、项目、科研设施和团队等各类创新资源的注入。

如今,来自上海产研院城市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的共享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智慧路灯、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停车、智能消防、智能燃气等多个垂直行业。而上海产研院6年来也累计承担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委托项目超过100项,涉及经费4.33亿元,科研固定资产投入超过6400万元,形成知识产权125项以上,实现成果转化6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