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与企业争利, 也不受体制束缚——上海产研院创新实践之一
在科技与产业之间、在科技成果与落地应用之间、在企业共性需求与关键技术突破之间,存在着一道道天然的鸿沟。作为一个开放的、不设围墙的创新机构,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共性技术与研发平台架构,以及“与伙伴一起创新”的价值内核,不断实践跨越鸿沟的路径,并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自本期起,本报将连续推出3篇上海产研院创新实践报道,从多角度深究中国创新的问题与解决之道,以飨读者。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浦东共享单车协同服务管理平台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得以展示。这个平台汇聚了所有共享单车企业投放在浦东地区的共享单车数据,甚至于每一辆车停放的位置都能一清二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分析哪些地方单车超标、哪些地方数量又不足,进而采取通知企业清理或是新增停车点等举措,让企业、用户与政府管理者三方同时受益。
作为该平台的研发机构负责人,上海产研院信息通信部副主任蔡雪松笑着说:“这样的研究与应用,在6年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正是上海产研院在体制上的创新,给了他施展拳脚的空间。
新型研发机构新探索
上海产研院的设想与构架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酝酿。当时,拥有40多家成员单位的上海科学院已经是上海本土最大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在上海进入自主创新能力跃升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畅通科技界和产业界的联通、加大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力度、构建适合上海产业升级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难题。
一方面要打破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束缚,充分释放科技工作者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如果作为企业单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经济利益优先,将会加大削弱原来的共性技术研究平台的地位。怎样扬长避短?唯有大胆尝试和突破。
一个可以借鉴的对象是大名鼎鼎的德国弗朗霍夫学会。这家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是有政府资质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它既可以为企业寻找研发机构,也可以组织起一批研发机构,为产业共性技术进行研发,以助力产业发展。
经过充分论证之后,上海产研院树立了“开放创新、服务产业”的理念,立足体现社会公益性和开放性,坚持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摆脱事业单位较僵化和低效的体制束缚,有利于建立柔性灵活的用人方式,有利于搭建开放灵活的创新平台,有利于机构在介入市场后建立不与企业争利的形象,有利于机构提供的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有机对接。
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上海产研院的非营利、公益性“身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起产研院由内而外的创新活力,更为转化包括上科院在内的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提供了更多机会。
灵活激励制度释放人才活力
2012年,上海产研院成立之前,蔡雪松已经是一名有着七八年工作经验的研发工程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他要去申报科技项目计划,而在做出一些成果之后却难以落地,经常只能停留在专利或是论文形式。
“当时WiFi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类似现在IPAD的手持终端,但没有机会推向市场。”回忆起当时的处境,蔡雪松还是一脸遗憾。
上海产研院成立之后,蔡雪松带着一个四五人的小团队闯入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他们首先将智能公交作为突破点,在整合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一款集合了智能嵌入式芯片、拥有太阳能电池、可实现公交车预报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在江湾落地。
从设想到实现,蔡雪松团队在40万元立项经费的支持下,团队下了狠劲儿加班加点,仅仅用了半年时间,这样的高效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个电子站牌的示范效应特别明显。”蔡雪松说,“我们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使用新能源的公交站牌变成了现实,在业内得到认同,也带动了公交行业不断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
6年间,电子站牌已经更新到第4代,而蔡雪松团队也扩增到了50人,每年业务量以100%的高速增长,今年将超过4000万元。这其中,来自政府的项目从原来的100%,降低到了20%—30%之间。
“产研院探索实践的企业式管理体制,让我们可以实施很好的激励制度。我们在内部实行虚拟股权制度,即使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但从业务骨干到普通技术人员个个都干劲十足。” 蔡雪松说,“与此同时,我们还能组织确定研发方向,对外合作和资金使用也更加灵活自主。”
获得政府和企业共同认可
公益性、非营利的“第三方”机构属性,让上海产研院能够站在一个让政府与企业都认同的位置上,推动技术的应用与落地。
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产研院与浦东建交委快速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合作,这是基于其认可了上海产研院是有公信力、有公益性的政府背景的“非企业”,适合在区域范围内组织和统领智慧交通行业众多分散小企业,统一对接(总承包)为政府提供服务。
上海产研院自主研发的“公交客流采集分析系统”建立了浦东范围内公交运营服务云,有1.2万套北斗公交智能终端接入该系统,覆盖浦东地区4000多辆公交车、170多个场站调度室。同时,团队还承担了河北秦皇岛、山东淄博、浙江温州智慧公交系统建设试点。
而站在企业的角度,一个没有同行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的上海产研院是一个很好的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也是一个很好的技术研发的供给方。在共享单车协同服务管理平台上,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都乐于将信息公开给上海产研院。由此,一个由管理部门、市场主体和第三方共同组成的创新体系能够润滑地运作中,并持续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