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实践工作站迎来第二届学员开学典礼

发布日期:2018-02-08

2018年1月29日,寒假伊始,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实践工作站迎来第二届学员开学典礼,开始了3D打印科普课程学习之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曹宏明处长、科普促进中心郁增荣处长、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部闵国全主任、工作站站长周伟民博士、工作站及实践点的各位老师以及来自全市52名高二学生来到现场出席了此次开学典礼活动。此次开学典礼活动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院士和3D科学谷行业分析师朱琳女士,为学生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3D打印现在与未来、产业应用前景及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开展3D打印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2016年,市教委、市科委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启动“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引导全市高中学生参加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创研究课程,在科技专家的指导下开启创新之旅。2016年至2017年间,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首批25个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之一,开展了3D打印创新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以课程为载体,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科技创新。上一届入站学生在导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小课题研究并顺利出站。在第二届实践课题中,工作站将继续开展3D打印创新科普教育,将3D打印技术更好的与科学、技术、数学、艺术、工程等众多学科结合,如3D打印动力小船的制作和原理研究,桥梁设计与结构研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生物结构设计与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电动小车制作研究等,学员们甚至还可以自带课题,参与到科学创新实践项目中,通过丰富有趣的课题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院士走进科普讲堂,畅聊3D打印技术现在与未来

3D打印是什么?3D有哪些工艺?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来3D打印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院士给在座的家长和学生开展了一次生动的科普讲座。原来,3D打印技术就像搭积木造房子一样,一层一层的累积叠加,搭成物体,这就是生活中的“3D打印技术”了,刘院士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让同学们轻松的理解了3D打印技术。从汽车零部件到航空器械零部件制造、从文化产业到食品医疗,3D打印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想象。在谈到我国3D打印研究现状时,刘院士告诉大家,我国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出于世界先进水平,去年我国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其中就有部分部件是由我国研究机构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讲到3D打印的未来,刘院士谈到“3D打印是个快速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3D打印技术只是小规模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药物筛查、简单的组织移植等),未来3D打印技术将会从人体特殊器官(心脏、肝脏)的替代到实现所有器官替代的脚步迈进!”

此外,来自3D科学谷行业分析师朱琳女士在科普讲座中用丰富的案例解说普及工业中应用的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的价值,以及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走进实验室,同学们大开眼界!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3D打印设备!”有学生兴奋的说到。从桌面级的到工业级的,从打印塑料到陶瓷、石膏、金属粉末等等,工作站拥有数十台国内外3D打印先进设备,基本涵盖大部分3D打印技术工艺。科普讲座结束后,工作站负责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参观,为同学们一个个的介绍这些设备工作及工艺原理,结合院士课堂讲座内容和实际打印案例,让学生们加深对3D打印技术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紧张有序的活动,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实践工作站开学典礼顺利举行,接下来,工作站将从课题讲解、科研方法、实践操作等方面,指导学生开展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带领学生们步入科研之旅,领略科研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