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跑好承前启后第3棒?—— 上海产研院4年来推动成果转化的探索之路

发布日期:2016-08-19

2016年7月29日       来源:上海科技报  01、03版       记者   耿挺

在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钮晓鸣看来,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一场4×100米接力赛。跑第1 棒的是原始基础科学研究,跑第2棒的是原型技术的研发,第3棒则是从实验室到企业的一系列技术开发,最后第4棒就是产业化和商品化。前两棒有高校、科研院所,最后一棒有企业,唯独第3棒难度大、对人要求高,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道门槛。从成立至今的4年中,产研院专注于科技成果和技术的应用转化,坚持跑好这承前启后的第3棒。

创新伙伴开放共享
成果转化难度大,众所周知。“一方面,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一项技术的成熟过程需要克服多少技术难关,需要经过多少时间磨砺。”钮晓鸣说,“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早已不是当初的‘拿来主义’,对技术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
如何提升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价值?产研院积极寻求体制机制创新,以开放和共享的理念,打开大门、破除围墙,实施“创新伙伴计划”,一起接力第3 棒。该计划汇聚企业、医院、创业者等各方资源,采取点对点合作的方式,利益共享、平台共用、知识产权分享。
产研院肿瘤精准医学临床转化创新平台就是源自“创新伙伴计划”。产研院的生物医学转化应用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成伙伴,双方共建联合实验室,第一个联合攻关项目直指乳腺癌。在4个多月中,实验室完成了400多例临床难治性乳腺癌的转录组筛选和全基因组拷贝数检测和4000多份中国人遗传性乳腺癌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发现了78 个致病性基因突变位点,其中约有一半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并由此建立了中国人的基因突变数据库。对于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来说,这样的数据库为建立一个适合中国人的检测标准打下了基础。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库的建立,除了产研院过硬的技术水平之外,更离不开肿瘤医院毫无保留地贡献出10多年积累的样本。”产研院生物医学部副主任黄薇说,临床一线的医生对国际前沿技术和遭遇的临床难题都非常了解,问题在于医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研究。产研院及时、准确补位,使得新技术能够对接临床需求,更快地实现应用。

首席专家招揽人才
应用技术的研究难度不亚于基础科研和原型技术的开发,但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申请课题,应用技术又远远比不上前两者。而能够主导成果转化的人才不是单纯科学家或是技术人员,而是一个集科学、技术、市场等要素于一身的创新者。
“在目前,做应用技术研究的,既没有原创的名声,也没有苹果手机那么酷炫的产品。该如何让创新者名利双收呢?”钮晓鸣这样问道。产研院提倡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设立首席专家制度,在科研、技术、创业领域提供支撑。同时,落实“科创22 条”中有关人才的规定和相关配套政策,鼓励每一个合适的人才在产研院进行成果转化。
23天,让干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并能在玻璃皿上实现跳动。这是产研院的上海海席勒研究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该研究所以德国干细胞研究协会主席、德国科隆大学尤尔根•海席勒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中德跨国干细胞研究科研团队。
“我已经做了25年基础研究工作,现在非常希望让研究成果走向市场。”海席勒说,干细胞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不小的距离,需要引入更多的投资者和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这几点在产研院都能找到。
一个致力于成果转化的顶尖科学家带来的能量是巨大的。从成立至今短短半年中,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不断攻坚,实现了心肌细胞千万个数量级的规模化培养,远远高于实验室百万级数量,并向临床应用亿级规模以上突破。同时,研究团队将培养的工具从180万元的生物反应器变成了不到5万元的摇瓶,并自行生成了一款细胞纯化用培养基,为后续批量规模生产做好了技术准备。

长期合作引领发展
“成果转化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昙花一现,而是要长期坚持,不断引领产业技术进步。”钮晓鸣说,产研院的13个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不仅要关注新技术、新模式,也要支撑传统产业、民生需求。
智能公交站牌是产研院第一个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4年前,这个集成了太阳能发电、LED发光、卫星定位、短距离无线通信等技术的站牌让人眼前一亮。从这个站牌起步,产研院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就如同打开了一个宝库的大门,之后的成果转化应用层出不穷。
在浦东已经司空见惯的1700块立柱式公交电子站牌,以及集LED 站级预报走字幕、LCD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智能灯箱于一体的智能候车亭,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更远的将来,还有令人充满想象的无人驾驶公交、智慧灯联网等内容。而在这些应用的背后,是产研院推动的锂电池、柔性显示材料、LED、传感器等多种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