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已快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本报记者探营201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15年11月3日 来源:劳动报 03版 记者 王嘉露;陈宁
机器人不仅用于工业流水线,在蔬菜瓜果采摘上也大显身手;公交车站装上了“电子墨水”站牌,不用电,每天靠太阳能就可发布电子信息……201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日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记者昨日探营看到了越来越多高新技术开始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展会规模创历史之最
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开局之年,工博会自然成为展示中国“智造”的重要平台。 记者从现场感受到,移师国展中心后的工博会,首先从规模创新高。据介绍,本次展览规模达到23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5万平米。
每年备受关注的机器人展区,今年增至2.8万平米,被安排在三米层高的4.1H馆,还首次新增家用机器人展区。据了解,相较于去年,这一展区面积增加了1.5倍。据介绍,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CEO全部到场,ABB和发那科将全球首发新品,全球主要机器人公司负责人悉数出席论坛,这也是工博会历史上的首次。
在机器人展区,智能机器人技术提供和平台运营商———小i机器人格外亮眼。据了解,除现场展示银行服务机器人、大厅接待机器人、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外,此次展会上小i机器人还将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套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可以使普通的机器人和硬件设备获得来自云端的智能思考及多种智能交互能力。
采摘机器人会识别蔬果
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已从工业领域向更广阔的领域辐射,能够代替人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例如深海作业、灾区搜救、流水线作业等,然而我国在设置农业采收机具却存在空白,其中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机器难以代替人类识别蔬果。
记者在科技部展区一角看到了一个小型果棚,一台机器人正沿着地面轨迹小心翼翼地伸出机械臂采摘藤架上成熟的水果。那么,它怎么知道这个果子成熟了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键在于运用了“近红外图像的近色系生物信息图像识别技术”。“一般蔬果例如苹果,是红色的,旁边叶子是绿色的,色差非常大,因此普通的红外技术已经能识别。但是碰到西瓜、黄瓜之类同样是绿色的蔬果,则必须用到近红外图像识别技术,可根据不同光谱的色差进行识别。”
“眼睛”可以识别后,下一步就是采摘,然而坚硬的机械臂能够完好地摘下娇嫩的蔬果吗?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人不仅能准确无误切下果柄,并且还能拿捏得分毫不差,果柄一点也没有破坏,因为果柄一旦遭到破坏会大大影响储存时间。“这条机械臂中装有一个弹性装置,会根据水果自身重力等因素进行调节。”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机器人已在苏州、新疆等地的部分温室大棚进行工作,虽然目前采摘速度不尽如人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不耗体力、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机器人将会代替人类完成蔬果采摘任务。
公交站牌靠太阳能供电
目前许多公交车站都有电子站牌,实时更新各公交车的到站信息,为乘客们带来了很大便利。然而站牌供电一直是长期困扰电子站牌大规模推广的制约因素之一。在本届工博会上,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智能公交应用上,以智能公交集群调度系统应用为基础,研制了新一代公交信息发布系统,并将“电子墨水”技术应用在公交信息发布设备上,依靠太阳能即可供电,形成了若干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工作人员表示,“电子墨水”技术克服了长期困扰电子站牌大规模推广的“站牌供电”制约因素。同时,在终端产品上提供了太阳能供电或市电供应等多种形式的公交信息发布设备,不仅在候车站点提供车辆到站预报等出行信息服务,并延伸至枢纽站、地铁站、商业园区、景区等出入口,将公交实时到站信息推送至“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