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发布日期:2015-04-09
2015年4月28日       来源:解放日报  12版 新论        记者   肖林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有几层内涵:一是具有影响世界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大本营和推动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球创新技术研发、创新要素配置、创新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二是具有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引领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模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城市。三是具有服务实施国家战略的创新辐射力。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核心引擎,在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枢纽和支撑功能

今年上海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市委一号重大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其中,如何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形成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路线图,值得深入探讨。

全球科创中心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模式及演化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五大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空间布局上,从以欧美为重心向亚太地区扩展。上世纪70年代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逐渐由单极向多极化发展。尽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空间上仍高度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但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加速向亚太地区集聚,多中心、多节点的创新格局正在形成。

二是创新策源上,从大公司为主向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协作创新转变。创新资源日益突破地域和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跨国公司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日益成为研发活动的重要力量,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孕育转化,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壮大。

三是创新方式上,从封闭研发向开放融合研发转变。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创新活动日益分散化、网络化,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甚至个人成为创新的生力军。营造开放的创新网络,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日益重要。

四是创新内涵上,从单一科技创新向跨领域全面创新转变。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从单一科技创新向产业、科技、文化等跨领域全面创新转变,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的紧密结合。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地,也是产业创新成长的策源地、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

五是创新模式上,从单区域创新向跨区域协同创新转变。大体上,区域协同创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城市以较强辐射力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另一类是不同区域发挥各自优势错位发展。无论哪种类型,通过不同城市的协作,在更大范围统筹创新资源配置,都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内涵与目标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有几层内涵:一是具有影响世界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大本营和推动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球创新技术研发、创新要素配置、创新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二是具有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引领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模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城市。三是具有服务实施国家战略的创新辐射力。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核心引擎,在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枢纽和支撑功能。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有分阶段的战略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近期目标,到2020年,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若干重大科技产业创新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全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中心、国际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二阶段——中期目标,到2030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在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三阶段——长远目标,到2040或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资源配置中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路径和突破点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创新发展思路。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和创新主体作用。二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力争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三要扩大科技开放与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化程度高、外资研发中心集中的优势,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保障。四要加强长三角协同创新。依托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雄厚的科教资源,协同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带动长三角制造中心转型升级。

为此,应聚焦八个方面重点突破:

1、聚焦制度和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动力。要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突破体制机制约束。改革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办法,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驱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源头推动作用,完善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好地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进开放创新,依托自贸试验区促进跨境研发发展和创新资本跨境流动,推动自贸试验区与科技创新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财税配套制度,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建设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和完善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2、聚焦人才高地建设,集聚培育国际化多层次创新人才。要围绕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实施科技人才绿卡制度,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人才团队。完善人才引进标准和考核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率先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充分发挥大学在集聚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参照国际标准,努力满足好创新人才的医疗、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居住等公共服务需求。

3、聚焦开放型创新,搭建国际化创新大平台。进一步吸引跨国企业在沪设立研发中心,推进各类科技创新计划和项目对外开放,探索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和民营研发机构参与上海科技创新项目的新机制和新途径。积极引进全球一流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创投、风投、知识产权事务所等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和设立地区总部。鼓励上海各类机构有序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研究计划,提高大学、研究院所、企业等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国际化程度。支持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在硅谷等全球研发基地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建立研发基地和分支机构,构建全球布局的创新网络。积极争取在上海推进中亚科技合作中心、中欧创新中心和“金砖国家”科技合作中心等重大跨国平台建设。

4、聚焦科技前瞻布局,实施重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制订上海中长期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围绕绿色创新、健康创新、信息创新、高端制造创新等国家创新战略,结合自身基础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重点实施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业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产业、动力系统、新能源与环保、新材料、交叉融合技术、民用航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十大创新攻关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按照更加灵活的机制,整合和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营造持续创新的氛围,力求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5、聚焦“互联网+”,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要紧密结合即将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依托“互联网+”,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等领域,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抓住“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产业变革大机遇,大力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要积极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对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的产业,要通过合资合作和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产业升级;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产业,如钢铁、造船等,要支持基础科研和大学、科研机构研发,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对可以弯道超车的产业,如互联网信息产业等,要把人才吸引到上海;对国家战略性产业,如大飞机等,要积极发展配套产业。要构建包括实体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创新战略联盟,搭建各方企业参与的创新平台,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6、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聚焦核心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创新基地和创新载体,发挥集聚辐射效应。重点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大力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临港“重大创新工程承载区”和外高桥“保税型研发功能集聚区”;依托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建设杨浦和徐汇“知识经济创新区”与“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郊区发展“四新”经济集聚区;鼓励中心城各区拓展嵌入式创新空间,建设城市“硅巷”;支持闵行、宝山等中心城拓展区建设科技商务区。同时,在临沪地区建设一批创新协作区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基地,推动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

7、聚焦创新要素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和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组建辐射全国和全球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跨区域、跨国界的技术专利发布和交易,规范完善技术产权挂牌竞价、交易、结算、信息检索、政策咨询和价值评估等服务功能,探索开展以知识产权信托交易为主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构建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

8、聚焦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大力营造鼓励和促进创新的氛围。要借鉴深圳等城市的经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形成创业型社会、活力型经济、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放松新兴行业准入管制,大力改革科研项目审批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专利市场的透明度。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绩效考核体制,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接纳年轻、宽容失败、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