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提需求,科学家献智慧专家沪上热议如何让前沿科学为刑侦破案助力
2015年1月21日 来源:文汇报 06版 记者 许琦敏
凶案现场有两三个人的血迹混在一起,有没有办法将每个人都精确辨识出来?新毒品层出不穷,用什么方法快速鉴别出其毒性?大数据时代,能否将所有技术证据串联起来,为破案提供更多线索?……面对刑侦专家的提问,科学家回答:“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昨天举行的“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的专家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建立了“刑事科技联合研发平台”,科学家将与刑侦专家开展深度合作,将前沿科技运用到刑侦破案中。
“法庭科学”亟需前沿科技
上海“803”的名声早就如日中天。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总队长、上海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杨泽强说:“803”核心战斗力在刑事技术。这支“不佩枪的神探”队伍,确有“绝活儿”:只需找到几个体细胞,就能提取出嫌犯的DNA;分析一下毒品的成分,就有办法为追踪其来源提供线索……
不过,“神探”们也有很多困惑,因为他们不可能要求嫌犯留下“符合鉴定标准”的痕迹,因此总有现有技术无法洞察的蛛丝马迹。当他们将这些烦恼倾诉给科学家时,科学家们给出了积极的回应:不少问题科学上已解决,只需结合刑侦应用加以开发。
一滴血中可以看出什么?上海产研院生物医学部主任李亦学说,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读出”DNA中的丰富信息:性别、人群,甚至遗传病也可推断。根据表观遗传学、文化遗传学的研究,或许在将来,还能通过一滴血,勾画出一幅逃犯的肖像。
一些爆炸物燃烧很彻底,刑侦人员很难从遗留现场判别罪犯使用了哪种炸药。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杨军说,因为一些蛋白质会捕捉爆炸过程中炸药燃烧的中间产物,他们实验室已有人在研究从现场留下的衣物碎片、人体组织等蛋白质中,寻找这些中间物,再由此推断炸药种类。
现在使用的很多分析仪器相对笨重,只能放在实验室里,作案现场取到的样品必须送回实验室检测,如发现进一步线索,再通知前方取证——如果可以节省下往返时间,就可大大提高破案效率。杨军说,将分析仪器做得更加智能、轻巧,也是科学家的本领之一,他们可以开发出智能便携的设备,让刑侦人员直接带到现场使用。
大数据让“神探”更神
法庭科学所涉及到的技术,几乎关系到所有自然科学门类,可谓名副其实的“交叉科学”。其中,如何运用大数据来为刑侦提供破案线索最受关注。
令毒品鉴证专家张玉荣犯愁的是,现在新毒品层出不穷,有些化合物的结构根本没见过,如何能快速判断其毒性?有机所的科学家马上说,他们所里就有一个收集了上千万个化合物结构的数据库,并有研究员对各种化合物的毒性进行研究,“只要查一下结构和相关资料,就有80%的把握确定其毒性”。
与基因测序一样,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同样属于大数据时代的“宠儿”。在刑侦领域,它们还可能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吸毒者吸食毒品死亡后,可以通过检测毒品的代谢产物,从中找出特定标记物,来获得更多破案信息;被称为“生物指纹”的DNA技术,无法区分同卵双生的孪生子,可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体内其他一些生命分子会变得不同,这同样需要生物信息学的大数据手段来分析。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主任糜忠良提出一个更大的设想:目前刑侦鉴定手段虽然丰富,但各种鉴定结果还相对孤立,可否发展一种大数据技术,将它们综合起来,从中获得更多破案线索?或许这将成为新成立的联合研发平台上的一个重要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