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言—— 第6次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侧记
2014年8月22日 来源:上海科技报 记者:耿挺
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6次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周末举行,来自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就上海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各抒己见。
上海应着力培育“高能企业”
ARM,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没有直接生产一块手机芯片,但全球90%的手机芯片都深深地打上了ARM的烙印。ARM公司提供的产品是手机芯片内核构架,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供英特尔、IBM、微软这些大公司使用。与此同时,ARM公司还能对每一部采用其提供的芯片内核构架的手机,抽取1%~2%的版税。ARM公司拥有1700名员工,出色的大脑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同时也是最大的成本支出。这使得ARM公司在芯片产业上的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4%,远远高于苹果、三星等大名鼎鼎的手机制造公司。“上海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像ARM这样掌控全球某一产业命脉的企业。”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说。他把这类企业定义为“高能企业”。
罗守贵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本质特征是强大的科技聚集和辐射能力,而“高能企业”是一种以全国、全球市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创新型企业,如谷歌、微软、ARM。“高能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并不一定是规模上的差异,而是其强大的产业辐射能力。“‘高能企业’会不断向外扩张,富有侵略性,对全球市场施加巨大影响,控制着全球某一产业的命脉。”罗守贵指出,ARM公司的规模远远不能与英特尔、IBM、微软这些大公司相比,但ARM在技术上的优势却能影响全球市场。上海必须培育、吸引这一类“高能企业”。
从“求大”到“做强”
“上海历来重视大企业,产业、企业都求大、求快。”海外归来的“1号店”首席技术官韩军对此深有体会,“刚创业时,公司规模小,没有人愿意来关注你,现在企业有影响力了、做大了,各种资源都来锦上添花。”
韩军非常推崇德国的企业:与中国企业求大相反,德国企业喜欢求小,一些家族企业长期专注在某一细分领域做精做强,动辄占有全球40%~50%的市场份额。小企业犹如经济体的造血细胞,它们应承担向更高级组织输送创新血液的主要功能。“但现在上海的‘毛细血管’堵塞了。”韩军直言不讳地说。
“在互联网创业领域,上海目前远远比不上北京,甚至要比深圳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刘文波说。在北京,有很多IT领域的经理们纷纷跳出原来的公司进行创业,与此相匹配的是民间资金活跃异常,而北京的政府支持力度也很大。
“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已经不能指望传统制造业。有报道指出,上海制造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还不如在中美洲的波多黎各或是美国南部本土制造来得便宜。”刘文波同样建议上海可以学习德国制造业的经验:在100年前,德国制造业在英、美眼里还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但德国集中在研发领域发力,专注于精细制造,今天拥有了世界级的美誉。
发挥低成本研发优势
要想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但也并非不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科协副主席丁文江认为,上海经济长期以来属于“追赶型经济”,其特点是“政府主导、举市体制、依托国企、规模投资”,为上海转型为“创新型经济”打下了基础。“现阶段,上海的优势是技术、科技、人才、国际化、企业管理,以及技术与产业相配套的能力。”丁文江说,“这些优势使得上海可以实现低成本研发和复杂高端制造,这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最大依托。”
在丁文江看来,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上海正在进入科技创新的活跃期,由原来的技术跟踪向技术自主乃至领跑转变,上海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各类民间风险投资日趋活跃。丁文江指出,上海要提倡企业家精神,勇于竞争、敢于试错。全世界80%以上的创新成果其实是中小企业完成的,大、中、小企业可以互补互动,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围绕大企业,同时大企业也需包容中小企业,形成一个持续新陈代谢、兴衰交替、资源流动的“企业生态圈”。 丁文江认为,中型民营企业应可成为上海的一大创新力量。
在产业方面,丁文江指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移动通讯、3D打印、超高压输变电等领域出现技术变轨窗口,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机会。赛迪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会峰认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工业生产过程变得更灵活,产业发展也从“维持渐进式创新”向“破坏式创新”转变,新技术、新产业模式的出现,往往颠覆已有产业形态。刘文波认为,如果上海以此为契机,或有望实现制造业的“弯道超车”,为中国数亿产业工人的未来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