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兰大研究发现:PM2.5致孕妇流产率达70%

发布日期:2014-04-21

4月20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博士生齐伟的最新科研成果显示,PM2.5中的碳纳米颗粒对初次怀孕孕体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

据齐伟博士介绍,课题组历时两年多,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碳纳米颗粒通过胎盘屏障及其对妊娠小鼠的影响为模型,深入研究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具体表现为孕酮激素分泌量下降,雌二醇分泌量上升,同时,致使胎盘内血管数目减少,血管管径变窄,进而造成胎盘对胎儿供养能力下降;因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心脏、脑在胎儿发育期耗氧量较大)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

此外,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影响与母体怀孕次数有密切关系,碳纳米颗粒对初次怀孕孕体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而具有妊娠经历的孕体对碳纳米颗粒敏感性较低,孕鼠流产率仅40%或更小,具有相对好的妊娠结果,这与妊娠小鼠子宫环境的变化具有密切联系。

目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和水体,而人们也更加重视大气和水体中的纳米颗粒物的环境安全和生物毒性。论文通讯作者,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教授吴王锁表示,这一科研成果证实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弄清了碳纳米颗粒对胎儿及母体的影响机制,同时,直接证实了大气中颗粒污染物(如PM2.5等)能够造成孕体妊娠障碍,对长期生活在重度颗粒污染地区的孕妇提出安全警告,并且对该污染所致使孕妇妊娠疾病的治疗给予指导与建议。

该课题组近年来专注于研究纳米颗粒的环境毒性,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此前的研究成果曾被专门介绍科学New insight的美国媒体《VerticalNews》专题报道。

本课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