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光伏“寒冬”未去 资本逆势而动

发布日期:2013-12-10

国家工信部网站显示,全国首批共有134家企业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其中,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成都光伏组件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榜上有名;此前的11月初,川投能源发布公告称,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而国投资产管理公司将14200万元以债转股方式入股新光硅业公司......种种迹象表明,尽管目前光伏行业的“寒冬”季节尚未过去,但资本却逆势而动,其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川内3企业顺利“过关”

“公司能够顺利通过规范关,意味着企业得到政府的认可,这对公司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四川省新能源产业促进会会长刘锦超说,上榜的这几家企业都是川内光伏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因此,能够在首批顺利通过“规范关”,在市场的预料之中。

据刘锦超介绍,四川是全国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目前已拥有重点光伏企业14家,其中,多晶硅企业7家,光伏产业产能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全行业产能达产即可实现年产值近1000亿元。

相关资料显示,首批顺利通过“规范关”的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是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主营产品为生产太阳能级电池单晶硅片、多晶硅片,拥有大规模硅晶生产、切割工艺;地处成都双流西南航空港的天威新能源成都光伏组件有限公司是此次顺利通过“规范关”的又一家四川企业。“2007年5月,双流迎来当时最大一笔产业投资项目——天威集团‘西进’,投入54亿元,开建天威新能源成都产业园。”成都双流西南航空港管委会有关人士回忆道。

顺利通过规范关将给光伏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刘锦超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今后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方面会获得什么样的优待,这将由政府有关部门确定。同时,其力度有多大,也不好说。“我个人认为,既然这个行业产能过剩,不会在上述政策方面给予太多的优待。”

资本逆势而动耐人寻味

就在川内3家光伏企业首批顺利通过“规范关”的同时,川投能源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国投资产管理公司将14200万元以债转股方式入股新光硅业公司,而向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对注册资本、股东及持股比例进行了相应变更。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川投能源于11月6日发布的公告称,与通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目前双方正在进行洽谈,但具体细节还未确定下来,具体重组方案待通威集团对新光硅业进行审计、评估等尽职调查后再另行商定,公司将积极配合控股股东川投集团推进上述项目的合作进程。

川投能源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说,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目前双方正在进行洽谈,但具体细节还未确定下来,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完成,现在还不确定,一旦有了新的进展,公司会及时进行披露的。

在光伏行业正处“寒冬”时节,且未出现转暖迹象的今天,通威集团同意将川投能源持有新光硅业38.9%的股份进行重组,这是为何?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多年来,通威集团就有将旗下的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筹划上市的打算。不过,记者在采访通威集团高层时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

“寒冬”中闻到初春气息

据了解,由于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国内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光伏企业普遍处于停产和严重亏损状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新光硅业自2011年11月起开始停车进行技术改造。

刘锦超说,上述三家川企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意味着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市场上能否得到用户的认可却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市场价格的高低,特别在目前整个光伏行业产能严重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虽然传统但却很有效的价格竞争就在所难免了。“至于光伏行业什么时候能够走出寒冬,真不好说。”

不过,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同时,通威集团将与川投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组建新公司由通威集团控股51%,建设2台1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以取代川投能源控股子公司嘉阳电力2台5.5万千瓦机组,同时解决通威集团下属永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力需求,通威集团似乎已经从“寒冬”中闻到了初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