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发布日期:2017-09-25

当前,我国正处于刑事犯高发、反恐斗争复杂的时期。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等高智能、高层对手不断增多,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作为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庭科学是指现场勘查、取证、各种痕迹物证检验、毒物和毒品检验、各种法医学检验,研究并解决刑事侦查、审判以及民事纠纷中有关专门性问题的一门自然科学。法庭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同一认定原理和种类鉴别原理。“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具有很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在同一认定、种类鉴别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优势。


一、法庭科学发展和现状

“法庭科学”(forensic science)萌芽于古代中国,上世纪40 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意思是“用于法庭的科学或者与法庭活动有关的科学”。实质是各门类自然科学在解决刑事或民事诉讼法律系统相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在西方法律系统中,狭义层面的法庭科学等于物证技术学;在广义层面,包括法医学、法医病理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心理学、法毒物学、法放射学、法人类学、法齿学、法昆虫学、法气象学、法工程学、司法会计学、数字法庭科学(计算机法庭科学)以及物证技术学等。

法庭科学已超越学科边界,成为一门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科目,涉及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和互联网、法律、逻辑、哲学、符号学、历史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秩序得以稳定,经济得以空前发展,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同时,改革开放还促进了人们对科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法庭科学学科由此进入了全面恢复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主要立足于以痕迹技术、文书检验技术、物证摄影技术、法化学、法医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刑事技术,设立了刑事科学技术本科专业,在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增加了物证技术研究方向,同时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刑事技术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对外鉴定服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法庭科学发祥于中国,在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现代意义的“法庭科学”进入我国时间晚,起点低,中国的法庭科学学科建设依旧滞后于西方国家。


二、中国法庭科学赶上世界水平的契机就在眼前

近年来,随着刑侦大情报体系的建设,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个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各种数据处理的技术层出不穷,这为“数字警务”、“智慧警务”带来了新的手段。对此,刑侦部门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提升刑侦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全警采集,内外联动,高度共享,综合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过使用挖掘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各类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进而判断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此来服务打防管控等警务工作。

“大数据”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对科技强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成为可能。DNA 数据库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测序,而技术规范、数据展示和数据管理都需要一系列基本技术支撑。刑侦在数据采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提高现场提取功能,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是推动刑侦科学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需求为牵引,整合物证技术学、证据法学、证据调查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资源,使法庭科学在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向更广、更深入、更前沿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打通自然科学、法庭科学、证据法学等主要学科的完整学科体系。并以此为契机,迅速赶上法庭科学的世界前沿。


三、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协同推进“科技强警”战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诱发犯罪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犯罪动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犯罪事件逐步向类型新型化、手段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刑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提高刑侦技术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数据信息分析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 现状:上海在 DNA 提取及检测、毒品现场快速检测、特殊光源显现指纹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在这方面既有实战经验又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刑侦领域紧跟前沿技术,用先进的设备对侦破现场进行细胞筛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微量DNA。

◆ 需求一:法庭科学 DNA 检验工作中希望通过技术改进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混合样本DNA 遗传标记的检验,极度腐败样本的检验,数据的深度应用,以及个体表型的研究。

◆ 需求二:毒品毒物的鉴别技术需求主要包括毒品来源推断与认定,毒品毒物痕量代谢物的结构鉴定和定量研究,新型策划药的结构鉴定、数据库及检测方法,以及毒品毒物检测标准化方法的建立。

◆ 技术推动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测序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海量生命科学数据不断产生,接近EB级,我国已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生命科学数据产出大国;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提升,现代化医疗诊断、干预数字设备及移动监护设备的发展使医疗数据的产生速度指数增长。基因组学大数据在刑侦方面的应用也将会对精准筛查,快速准确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带来有意义的结果。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平台建设具有良好的生物数据库基础和研究积累,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着独特的机制创新与模式创新优势。

◆ 技术推动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化学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等领域实力雄厚、成果丰硕。以医学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为基础的技术推动,与刑侦院需求牵引两者相结合,促进新仪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共同形成合作的新成果。已初步开展了部分法庭科学的新技术探索:

(1) 指纹显影技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2) 吸毒人员毛发中脂肪醇含量的分析研究;

(3) 致死剧毒品的分析及来源追溯;

(4) 爆炸品中间体的二次反应产物分析;

(5) 痕量化学品的高精度分析技术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刑科院开展大数据采集和终端产品研制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围绕刑科院的应用需求和研制单位的技术推动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建议,主要包括:

(1) 现场分析平台的大数据化研究;

(2)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智能化研究;

(3) 基因芯片技术的法庭科学应用研究;

(4) 开展法庭科学所需的新材料设计与研制。


四、刑侦大数据平台系统建立构想

◆ 大数据采集

大数据采集平台大小取决于所获取的数据的广度与深度。刑侦数据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刑侦基础工作数据信息,主要包括:人员信息、案件信息、物品信息、线索信息、场所信息等。二是刑侦内网共享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刑侦部及各省市刑侦内网中的在逃人员信息、盗抢汽车信息、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法轮功信息、通缉令、预警信息、研判指令等。三是外部社会信息,主要包括互联网刊载的违法犯罪信息、商业网站的一些异常信息、保险理赔信息、个人资信信息、中介机构信息、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审判机关案件信息、信用卡组织信息、公证机构信息等。

◆ 大数据组织

大数据采集平台的构建,解决了海量数据的统一存放问题,但是这些来自不同来源的刑侦数据仍然是散乱的、不规则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建立规范、统一、完整的基础数据视图。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业务部门提出的具体业务需求,进一步的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形成面向主题的数据集市,供业务部门使用。

◆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是刑侦信息化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情报信息再利用的基础。刑侦机关对大数据的分析解读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分析解读的方法和内容主要是:(1)对大数据信息真实性分析。违法犯罪活动大多处于隐蔽状态,所反映信息往往缺乏明朗性,有的甚至具有伪装性,对初期收集到的信息必须甄别其真伪。(2)对大数据信息的比对查询分析。这是刑侦工作特别是侦查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分析解读手段,通过同类信息比对查询,扩展信息量,串并同类信息。(3)量化比较分析。对某个区域、时段、案件、涉案人员、财物、场所以及线索等的数量与前期、上年同期、周边同期进行比较分析等等,例如包括信息查询、人员甄别、串并、碰撞比对,重大案件特点分析预警,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规律提炼及情报收集,可疑人员身份锁定及人员控制,生物信息档案管理和证件鉴别研究等功能。


五、刑事科学技术联合研发平台

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推动技术研发及应用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科技强警”为理念,以“联动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根据刑侦实战需求,充分发挥三方优势,在战略合作框架之下,共同推动刑事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贡献。

通过建立“刑事科学技术联合研发平台”,为三方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构筑合作平台,开辟合作渠道,共享优势资源,创造科研条件,谋求共同发展。同时,共同组织和实施技术及产业研讨会。以“金桥会议”为切入点,商定会议主题,以研讨会的形式,组织召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沿,加强“产学研用”之间的结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应用于刑事侦查领域的技术和产品。

刑事科学技术联合研发平台的首批研发项目将重点关注“DNA 检验工作”和“毒品毒物的鉴别技术”领域,针对上述需求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