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现代智慧型养老产业行动计划

发布日期:2017-09-21

李亦学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

在我国养老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人都在谈论的重要话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和挑战。2014年9月12号国家十个部委联合发的一个通知中,谈到怎样加快和促进在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希望在2020年做到每千名老人能够有35-40张养老床位。而目前的情况是,以北京为例,如果老人想在中高端的养老院里得到一个好的床位需要排队100年才能轮到。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导引,以应对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老年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老年人口增长和慢性病使得目前已经脆弱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预计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0%以上。2011年,中国国家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是2.4万亿人民币,占GDP比重为5.15%,中国现有确诊的慢性病人是2.6亿,占导致死亡人数的85%,老人在慢性病人里面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从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和他们医疗资源消耗的占比来看,消耗始终是高于人口占的比例。这是一个趋势,也就是说养老这个负担会变得越来越重。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养老或许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但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现在养老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国家非常重视,不断地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从国务院到地方都在加快推进、夯实养老方面的基础工作。

二、新型科学技术与老年医疗健康服务

养老事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养老服务的成本问题。过去会认为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道德、社会政策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转化成为一个技术问题。通过技术上的突破,能够使得我们获得规模效益,可大规模地降低成本,从而使得养老这件事情变得既能具备优质服务又不会大规模地增加成本。随着智能感知、大数据技术和移动医疗技术、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可全方位、深入地融合到养老这件事情当中,就有可能解决面临的这些挑战。因此,养老问题现在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政策问题和技术问题。

有两个统计数据:一是到2017年全球移动健康医疗服务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其中监测服务是150亿美元,诊断和治疗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而监测、诊断、治疗现在都是和生物医学大数据绑定在一起的。二是生物医学大数据到2018年市场规模可以增长至76亿美元,说明这个先进技术的介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现代医疗技术介入养老和健康管理服务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药店、社区保健和养老点对点的服务,还有一些急救应急反应和门诊全科大夫以及病房。我们要考虑怎样把养老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利用普适化、微型化和低能耗、智能化的健康监测技术系统,提供一种无处不在的服务,而且是预防为主。

三、养老服务模式

常见的养老模式有三种:欧洲福利国家是统一模式,国家给全体国民提供统一标准的福利以及均质的养老服务;这种方式会使财政负担不断加重,高额的税收对于国民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这是难以为继的。新自由主义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引入市场机制,减少政府责任,以民间服务机构为中心强调自立和互相帮助;这样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政府的退出和象征监管的制度弱化。多元化的模式就像日本,主要是靠家庭来做,忽视了国家对福利的投入。

中国现在有三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当然有它的优缺点,也是我国未来养老的方向。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要做到千名老人35-40张床位,这个床位不是指的单独的机构养老床位,而是三种形式包含在一起的床位,这是制定政策、技术整合和做现代养老的时候必须考虑的。关于床位的问题,政府肯定会在家庭养老的床位进行技术上的改造,把现代技术用到床位体系里面,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养老是一个产业,市场资源配置有它的用武之地。

四、未来产业发展设想

基于我国养老事业的背景和国家政策导向,还有现在的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我们做这件事情有这样一个总体构思:一是要依托各类创新技术,比如IT技术、智能制造和能源、生物医药等,通过投融资,配置市场资源。二是要引进在这方面有技术基础的企业共同参与,比如可穿戴设备、健康物联网,或者是养老检测等。三是引入医院加盟,将三级甲等医院、中心医院、地段医院和社区医院通过一定机制加入这种技术体系。四是联系已有的养老机构和社区建立试点基地。基于总体构思,设置开放的平台让大家来提供技术,建立标准来做技术集成,同时在推动政府制定政策方面,要注重顶层设计、技术搭台。

具体实施路线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技术层面: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与部署、生理指标设备的研发与部署、康复医疗设备机器人的研发与部署,营养咨询与实施、基本风险监测、主动式干预、老年用药和保健产品,老年健康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临床应用、大数据信息采集、老人病理咨询配套设施、各类老人生理配套设施的分析与反馈,以及这些信息与医院数据接受中心的部分连接和及时处理。技术集成层面:有很多成熟技术需要把它集成好了再做创新,主要是可穿戴设备、各种检测设备、康复设备的集成与部署;集成涉及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的传递,包括了营养咨询、疾病风险检测、老年用药、保健产品的技术集成,还有老年医疗相关的信息集成和医院的结合。同时,建立养老产业的模型系统。希望尽快在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金桥基地形成一个初步包含基础功能的概念展示区,形成一个持续的老年健康管理的闭环,包括社区医院、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等,避免出现管理和服务的缺口。

具体的技术包括可穿戴设备和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发送信息到云端和后台的数据库里面,或者通过手机APP把父母健康信息发送给子女,实际上是通过健康互联网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有效地传输、调动和分析这些信息、进行主动式的干预。通过健康互联网和卫生局医院集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外区寻诊的全科大夫,对于定位信息和老人健康信息的获取以及日常生活需求的信息,用网络连接起来获取到。同时可以提供老年健康的主动式干预服务,通过系统集成老年健康管理大数据与远程智慧医疗(包括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管理、监控甚至联合医院进行诊疗),串联起各个方面的信息。希望通过现代技术的引入和整合,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单位个人的服务成本,通过扩大容量应对老龄化的挑战,真正做到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