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基本情况

发布日期:2017-09-21

2014 年9 月23 日,经上海科学院(SAST)、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SITI)、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韩国科技政策研究院(STEPI)和韩国创新集群学会共同商定,在上海科学院四楼会议中心召开了SAST-SITI-STEPI全球创新(上海)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七次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仪式上,韩国科技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源,以及上海科学院/ 上海产研究院院长钮晓鸣分别致辞,对创新业技术中心的成立寄予希望和祝福;韩国科技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源、上海科学院/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石谦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大韩民国驻上海副总领事李康国出席并致贺词,祝贺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本次会议主题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城市发展”,分上午下午两个论坛,上午论坛议题为“科技创新与未来技术预见”,下午论坛议题为“特大城市的发展及创新集群”。会议内容丰富、议题涉及面广,在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会上来自中韩两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近50 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主题,共同探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变革机遇,并且从培育创新集群的视角探讨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献言献策。


一、加强国际合作,SAST-SITI-STEPI 全球创新(上海)中心挂牌成立

近年来,产研院在上海与来访的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相当于我国科技部)、以及未来创造科学部下属的决策咨询机构——韩国科技政策研究院(STEPI)的领导和专家们进行了多次友好的交流,并就中韩科技创新合作达成了多方面的推进共识,正式签署了上海科学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韩国科技政策研究院三方合作备忘录。今年8 月初,“SAST-SITI-STEPI 全球(上海)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首尔办公室正式成立,中国驻韩科技参赞出席了揭牌仪式。在本次会议上揭牌成立的“SAST-SITISTEPI全球(上海)创新中心”,将围绕研发战略咨询、技术成果传播和转移、技术创新合作、人才交流培训、技术市场化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以开启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双方将秉承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推进在产业创新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真诚友好合作。

在创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研院先后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罗马尼亚科学家科学院、以色列希伯莱大学、芬兰VTT、澳大利亚CSIRO 和Vanderbilt 大学等国外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科技研发项目。此次与韩国相关机构合作共建“创新中心”,是产研院实施“国际创新社区”计划的一部分。产研院将以“创新中心”成立为新起点,加快拓展国际合作步伐,借其所长、为我所用。我们相信:“创新中心”将成为促进中韩两国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借鉴他国经验,改进提升我们的工作

从追踪先进技术向引领世界技术发展,从制造经济向创造性经济转型。韩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维度,开展技术预见工作

从追踪切换到引领的角色,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关注全球技术发展趋势的同时,技术发展战略要更注重从本国视角出发。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所进行的有步骤的探索过程,旨在选择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1990 年代以来,技术预见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被各国用来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韩国在1993 年起开始第一次国家技术预见工作,2010-2011 年完成了第四次(也是最新一次),目的在于支撑韩国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基础规划(2013-2017 年)的制定和实施。

韩国在经过四轮技术预见工作之后,开始把“技术推动”和“需求驱动”进行结合。在“技术推动”维度,会有专利分析、科学图谱、汇聚技术分析等工具;在“需求驱动”维度,会把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等因素进行未来图景分析。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强调技术预见工作不要太在乎结果,而要重点关注预见工作过程的规范性。

(二)建立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创新集群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拥有集聚经济与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化形态或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当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创新的辐射源。

韩国首都圈创新集群范围覆盖了首尔市、京畿道、仁川市三个地区,占全国人口50.4%,占全国GDP41%。在首尔形成了九老数字产业园区、上岩数字多媒体园区、洪陵研究园区等三个创新集群,在京畿道有光桥科技谷、板桥科技谷、鞍山科技谷等三个创新集群,在仁川有仁川科技园。位于韩国中西部的第五大城市——大田市,集聚了大约70 家领先的研究所、近800 个高科技企业,是韩国的科技中心,也被称为韩国的“硅谷”,其具有标志性的两个创新集群是大德研发特区(Daedeok Innopolis)和国际科学和商务带(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Business Belt)。它们的共同做法是:汇聚各种资源,投入于基础研究环境、重点产业地区和技术研发基础商务环境等方面建设,由此营造创新生态系统。

(三)要使特大型城市成为创新基地,尤其要重视城市规划

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飙升、人均公共资源匮乏等已成为特大城市的通病,韩国首尔也面临同样困境,605 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080 万人口,人口密度全球第五。因此,首尔在去年制定2030 年城市规划时,从以往空间规划为中心的城市基本计划转变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核心问题为中心的战略计划,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鲜明变化。2030 年首尔市的定位是成为“沟通与关怀的幸福市民城市”,规划由“五大核心问题计划”和关于空间规划的“空间计划”组成,均衡涵盖了强化全球竞争力、调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宏观问题以及与福利、文化、交通等市民生活相关的内容。

首尔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为实现从“Mega city”(超大城市)向 “Meta city”(超越城市)的转变,大力推动创造性经济(creative economy)的发展,培育IT 融合产业。IT 融合产业门类广泛,以IT 技术为核心,结合时装、设计、会展、演出、应是、医疗、先进制造等方面。为此,在首尔5 个区域都分别规划了不同的产业据点和产业培育方案。首尔的做法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关注点要聚焦民生保障、文化积淀和城市活力,而科技和产业都是为之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