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将重新定义制造业

发布日期:2014-08-14


一、背景与形势

20世纪,技术的地位得到提升,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当前,人类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与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变革正面临突破的临界点,看似“雕虫小技”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应该看到,IT技术已能操控人类生活、工作,决定各国商业竞争优势及国家安全的保障度。这个变化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人们的认识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变化。

一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开启了IT十年的变革。这十年互联网的发展的确重新推动了IT发展,互联服务催生了很多新的服务行业。如格鲁夫所说的“互联网将重新定义IT”,以此类推,我们可不可以得出一个新的结论:“IT将重新定义服务”,当今是IT和服务引领时代潮流的时代,IT已掀开了服务业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幕。

二、IT与制造业

当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时,机器可定义为:一个具智能(逻辑判别功能)、能自我调整并具通讯功能的工具,其具可感知,可度量,可通讯,可操控的拓扑结构。未来制造业产品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而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必须基于IT技术再造。

“智能制造”的内涵不仅涉及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所涵盖的生产过程,更应关注的是产品的数字化改造。而愈来愈多的产品其核心价值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服务,很多制造商被边缘化,问题出在对产品和服务的理解偏差。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挑战是自身的人力资本及知识结构与信息化大潮的要求不相符,必须在企业组织架构上改造。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造业进入了“泛制造业时代”。

近期工业互联网为人们所关注,工业互联网就是将人和机器连接起来,也可以有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生产者、生产性服务者和客户的社区网络和电子商务网络,将为制造商和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信息和解决方案。中国有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依靠社会力量,工业互联网可为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创造绝好的平台和机遇,超越美国而抢先一步。

三、我们的选择

推进开放创新。从内生的、封闭的自主创新到联盟式、合作式的协同创新,再到无边界、平台型的开放式创新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规律。商业模式创新的推手是企业家,技术创新主角是企业,技术创新要市场导向,而不是政府主导与概念化高技术导向,所以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活动甚难在一个企业,甚至在一个国家内独立完成,现在正被分解、外包到社会和全球多个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外置及服务外包(Outsourcing)已经成为一种服务业的商品形态。当前经济活动已由制造为中心日渐变为以创新与服务为中心。服务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权利正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已经成为世界领袖型企业的信念。服务经济社会生产性服务是以技术、知识和公共服务为主,也就是以信息服务为主,依仗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呼之欲出。中国已进入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应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国面临的挑战: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长驱直入的全球市场将一去不复返了。制造业要从产能规模扩张的发展思路上反思:中国制造业的辉煌还能延续多久?下一步如何走?值得关注是美国发展动态,制造业真能回流到美国吗?事实证明:技术只要不是独占的,成本竞争是永恒的,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一定是劳动力成本的洼地。唯有颠覆者而不是跟随者后来居上,另辟蹊径发展信息技术,美国人成功了。中国不能只是追随战略。“伟大创新的根源从来不只是技术本身,它们常在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它们需要更多的看待问题的新方法”(布鲁斯)。我们要在体制的包容性、教育的去行政化、创新的开放性上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