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

发布日期:2014-08-15

绿色经济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这不仅是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国内企业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核心竞争能力的需要,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遭受破环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在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不但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尤为重视。上海市政府在城市废弃物处置规划中指出:要把城市废弃物处置作为推进绿色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提高“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围绕水泥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项目(即上海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上海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市政府规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最好实践。

一、国内外发展态势

在众多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处理方式中,水泥生产过程中对危险废弃物的协同处理方法已被认为是对环境无害化处理“最佳可行技术”(摘自《巴塞尔公约》)。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指利用水泥窑特定的工艺状况,把废弃物用于替代部分燃料或原料并实现无害化处置的技术。与专业废弃物焚烧炉技术相比,无论从处置效率或是节能减排的角度以及投资效果分析,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在水泥窑协同处置中,废弃物的热能和物质都得到充分利用,并能替代化石能源和天然原料,从而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1、国外概况

上世纪六、七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如德国、丹麦、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就开始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及城市固体废弃。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实施家庭垃圾分类置放,故对后续处理相对便利和大大降低了处置成本。对于未分类的混合型城市生活垃圾,按其物理成分和性类质等,运用各种几何尺寸的筛分技术、风选技术、光电磁分选技术以及综合运用前述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类别的物质,然后再采取不同方法作有效性处置和利用。如将垃圾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金属等)分选出来直接外销;对于轻质可燃物质,经分选出来作些适用性处理后送至工业窑炉作为替代燃料使用;对于无机物质(砖瓦沙石陶土玻璃等),破碎后可用于路基材料或替代水泥原料;对于分选出来的厨余物视其有机物含量高低,采用直接填埋或发酵制气后填埋或堆肥处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垃圾气化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的二噁英类零排放垃圾处理综合利用技术的热点,在国际上应用一是垃圾气化熔融焚烧发电及供热技术,二是垃圾气化熔融制气。但因其处理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推广。

国外如欧盟诸国,自2007年起相继作出决定,不再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炉,对新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要采取其他更安全可靠更经济的方法,全部即时处理,不留残渣飞灰,不留后患,一步到位彻底消纳干净。所以,水泥窑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是较为经济可行的最佳选择。

2、国内概况

国内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作资源化利用方面起步较晚,华新水泥、中材国际和海螺水泥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上的创造性研发与工程实践,其成功案例已经得到政府或行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会议通过,被鉴定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这三个典型处置技术的特点和创新点简介如下:

(1)华新水泥自上世纪初建厂,具有“中国水泥工业摇篮”美誉,作为世界500强—拉法基豪瑞集团在中国的核心企业,在引进吸收消化母公司技术基础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活垃圾生态化前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后处理技术(HEC)”。该技术已经在较多工程项目上得到成功应用,创新及实践的关键技术及主要创新点有:①针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高水分、高有机质、低热值等特点,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基本要求,研发并收集了高效分逸、生物干化、破碎等成套前处理工艺技术及设备,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合理分类和RDF的有效产出;②开发了适于RDF处置的离线燃烧、分解炉处置和旁路放风等工艺技术,保证了分解炉热工制度的稳定控制;发明了适应于RDF协同处置的锁风、加喂料、烘干、分解炉、燃烧器等相关设备,实现了RDF及其它残余物在水泥窑中无害化彻底消纳处置;③揭示了水泥预分解窑系统对二噁英生成的抑制机理,开发了生料吸附、烟气急冷等关键技术,保证了二噁英不再生成外逸,实现排放有效控制。生活垃圾生态化前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后处理技术(HEC),提高了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运用于工程项目后,能持续稳定运行,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水泥生产排放及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有效控制了二次污染。运行数据表明:采用RDF可替代燃煤率达到60%和NOx显著减排。

(2)中材国际是具有世界顶级的行业设计研究院和建设安装队伍的央企,在历经十年的研究创新,形成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统集成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的专有技术,该技术的特点和创新点有:①针对水泥生产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控制要求,在不影响水泥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专用垃圾预处理技术,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即金属、渗滤液、可燃物(筛上物)和厨余物(筛下物)。其中前两部分所占比例较小,分别采用回收和专门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两部分将根据水泥生产系统接纳控制要求,经合适工艺处理后,分别加入烧成系统和粉磨系统,用以替代部分燃料和原料使用;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和不影响水泥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实现了彻底消纳城市生活垃圾而不产生残渣飞灰;工艺过程具有较多的创新性和突破,有些尚属国际首创。②首次提出了将分选合格后的厨余物(筛下物),按其灰分的化学成份参与原料配制,喂入生料粉磨系统进行低温烘干和粉磨,以替代部分原料;在水泥生产接纳能力范围内和满足分解炉内稳定燃烧情况下,首次突破了大比例使用未经烘干细碎可燃物的技术问题。实践证明:在满足环保控制要求下,采用该项处理技术既可利用厨余物(筛下物)助磨作用,促进生料磨提产和降耗,又可充分利用水泥生产系统的低温余热,有利于能源的利用,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③创造性地研发了适合我国利用水泥窑炉安全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预处理集成创新系统技术和水泥生产配套接纳集成创新系统,满足了水泥生产系统接纳和消解城市生活垃圾的控制需要,一些设备具有鲜明的专有技术特征。为示范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卫生环保的有效处理技术方案。

(3)海螺水泥作为中国水泥行业中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老大,通过借鉴消化再创新国外的生活垃圾流态床气化处理技术,结合新型干法水泥窑预分解生产中高温煅烧工艺,开发出利用新型干法窑处置生活垃圾系统(即CKK系统技术)。CKK系统技术比较以往的流态床燃烧方式是更先进的焚烧形式,是一种将垃圾的一部分热量用于燃烧,将剩余的可燃部分作为有效利用到水泥窑的烧成工艺中的技术。通过将这种可燃气体的燃烧作为水泥熟料烧成的燃料,可有效利用热能,其燃烧产生的灰份作为水泥熟料的原料能彻底解决垃圾燃烧后产生的灰分。垃圾焚烧时产生的有害成分通过水泥窑中高温分解实现无害化。

CKK系统技术核心是运用了气化技术原理和成功开发了成套气化技术的装备设施,完成了系统工艺目的。气化技术是指生物质燃料在高温及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一氧化碳与气化介质(空气、氧气、水蒸汽或氢气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热化学反应,产生以CO、H2或CH4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的转化过程。在原理上,气化和燃烧都是有机物与氧发生反应。但区别在于:燃烧过程中氧气是足量或过量的,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等不可再燃的烟气,并释放出大量的反应热,即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气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只提供有限氧的情况下使生物质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低分子烬类等可燃气体,即气化是将化学能的载体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相比燃烧,气化反应中放出热量小得多,气化获得的可燃气体再燃烧时可进一步释放出具有的化学能。

CKK系统技术的特点及创新点为:①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未分选的特点,开发了破碎、均化、计量、防堵、喂料设备,使生活垃圾无需分选,可直接进入CKK系统,对垃圾的适应性很强;②开发了垃圾气化炉装置,采用气化炉装置中的硫化砂沸腾气化垃圾,实现与水泥烧成工艺的有机结合,并利用水泥窑烧成系统代替垃圾焚烧处理工艺的尾气净化系统,简化了处理流程,降低了投资;③开发了从气化炉气体进入水泥窑分解炉技术,解决了分解炉进气点位置、角度及对分解炉流场、温度场的影响,并利用分解炉内温度高(900度),垃圾气体燃烧时间充足(7秒以上),气化炉中产生的二噁英在分解炉中能完全分解,再与高温、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水泥碱性物料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氯离子,控制氯源,避免二噁英类物质的二次生成;④开发了不燃物排出系统,可分选出铁质、铝质等金属直接回收,其他不燃物被送至水泥原料粉磨系统,作为水泥原料回收利用;⑤工艺上采取厂房垃圾坑负压控制,将恶臭气体抽出送入气化炉内燃烧掉。并配置除臭设备,当气化炉停机是,将臭气抽出净化后排出;⑥工艺上采取专用泵将垃圾渗滤液喷射到气化炉内或分解炉内,进行高温氧化处理,使有机成分完全分解。

(4)上海建材集团旗下的金山水泥厂是上海市处置危险废弃物的终端单位,为国内最早实施水泥窑焚烧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上海市危险品经营许可证编号034;每年处置危废近一万吨。2011年投资建设了一条污泥处置生产线,脱水后的污泥送到水泥回转窑处置,每天可处置城市污泥120吨,年处置量为3.72万吨。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及资源化利用已经成熟,具有可复制性,可以在全国大力推广采用。为了引导和规范水泥企业安全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国家已出台的政策和法规包括:

有关排放问题,特别是重金属和二恶英等,将会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或将出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GB50634-2010《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GB50757-2012《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程设计规范》、GB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CJ/T314-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生产水泥污染控制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

表1、支持/ 鼓励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的法律法规

二、技术路线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海项目方案的确定要全面考察技术的可行性、环境的可承受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1、水泥回转窑与专业焚烧炉的对比分析

由于水泥回转窑的处理温度高、焚烧空间大、热容量高、焚烧停留时间长,具有热稳定性好、抗波动能力强和运转率高的特点,与专业焚烧炉相比(见表2),水泥窑具更大的处理规模,如下优势明显。

一是充分利用废弃物热值量:由高热值的废弃物替代燃料及原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达到节能目的。

二是固体废物处理彻底:在水泥回转窑内,废弃物焚烧后形成的灰渣,参与熟料形成的固液相反应进入水泥熟料,作为水泥熟料的组成成分被矿物化或吸收,稳定固化于水泥熟料中。水泥熟料矿物在水化过程中形成的C-S-H 矿物体系还可以将废料中的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固化在熟料中,避免重金属的扩散和折出。

三是有机物焚烧完全:焚烧温度高,水泥回转窑中烟气和物料温度最高分别达到1750℃和1450℃,水泥回转窑内烟气滞留时间长,其中烟气温度高于1100℃就达4 秒以上,物料停留时间30 分钟以上,而焚烧炉中烟气温度高于1100℃仅2 秒。窑内物料不断悬浮、翻滚,窑内高温气体湍流激烈,可使有害废弃物完全燃烧,有机物分解彻底。

四是无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水泥窑全系统在负压下运行,因此有毒有害气体不会溢出。烟气中有害粉尘经回转窑窑尾收尘器处理可以达到安全排放。熟料煅烧是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燃烧后释放的HCl、SO2 等酸性气体在窑内可以被CaO 等碱性化合物中和形成盐类,变成无毒的化合物,避免了燃烧尾气的二次污染,简化了废气的处理流程。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监测结果表明,当水泥回转窑使用废弃物替代原燃料时,空气中的有害物排放量并没有增加,也不会形成新的污染。

五是有效地消除二恶英排放: 废弃物经高温焚烧后,快速冷却,以跨越易生成二恶英的温度段(200 ~ 300℃)。水泥回转窑内的熟料在出窑时冷却机快速冷却至65℃,窑尾烟气经增湿塔喷水快速冷却至120 ~ 150℃,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气和物料中二恶英的再次生成。

表2、水泥窑处理废弃物与焚烧炉比较

2、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权衡

尽管有了水泥回转窑就无需新建焚烧炉,可节省固定资产投资和节省运行费用,但是由于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导致项目建设投入增加、系统运行能耗上升、操控难度增大,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表现为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受损,这就涉及到资金补贴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将垃圾处理的市政收费补贴给水泥企业,然而这种补贴随着各国的经济、资源条件不同而各有不同,例如在垃圾处理收费较高的日本,水泥协同处置企业有较大盈利空间;在欧盟,“废弃物管理框架指令”通过将废弃物处理责任从政府转移给废弃物生产实体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方式,开放废弃物管理市场,从而为废弃物管理找到一个稳定、有效的处理模式。如果补贴很低,水泥企业持续亏损经营,那么最后受害的是环境和公众的利益。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垃圾处理收费问题首先应确定“污染者付费原则”,让垃圾“生产者”承担责任,生产越多则责任越大,适用于家庭和企业法人。政府应协调各部门利益,明确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的范围、原则,对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企业实行一定的资金支持政策,制定合适的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费标准,确保实现末端处理无害化的企业可以持续有收益地运行等。考虑到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补贴的地域性差异,给出一个确切的政府补贴标准,需要作更为细致的分石矿送到水泥生产线待调配析和计算,研发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应充分发挥新型干法水泥窑烧成工艺优势,做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泥窑既要利用生活垃圾经预处理后分选出的少量高热值筛上物作为替代燃料,同时也要对剩余的大量低热值筛下物和无机物进行协同处置和再利用,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的填埋量。

3、处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主要有以下4种。

(1)循环利用(替代燃料或原料)方式:将废弃物在预处理公司进行预处理,分为可燃或可利用、不可利用及可循环利用等几部分。可燃或可利用部分送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不可利用部分送填埋场进行处理;可循环利用部分送往其它有关单位重复利用。在废弃物细分及协同市场发达的地方较为普遍,如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等。在国内,由于政策、相互协同、利益分配等原因,该处理处置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

(2)分别处理方式:将废弃物进水泥厂经好氧干化后进行预处理,分为可燃、不可燃及可循环利用等几部分。可燃部分以替代燃料形式进水泥窑处置;不可燃部分以替代部分原材料形式进原料磨制成生料,然后再入水泥窑处置;可循环利用部分卖给其它有关单位重复使用。该处理方式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较少,在国内以华新公司为代表。

(3)预处理后直接处置方式:将废弃物进水泥厂经直接或间接或调配等预处理后,直接入水泥窑处置。该处理处置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较多;在国内,该技术方式应用最多,如北京金隅、广州越堡、上海万安及华新等公司。

(4)直接处置方式:将废弃物进水泥厂直接投入到专业焚烧炉,将焚烧炉产生的废气、可燃气体及飞灰进水泥窑处置,焚烧炉产生的炉渣作为辅助材料进水泥磨。该处理方式在日本也有应用,国内以海螺公司为代表。

三、上海项目的特点及问题

1、分拣后的生活垃圾(RDF衍生燃料)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按照水泥生产系统装置焚烧垃圾的综合利用要求,垃圾主要分为轻质可燃物、有机厨余物和无机混合物三大部分。轻质可燃物主要包括塑料、纸张、树枝、织物、橡胶等;有机厨余物主要指居民厨房中产生的各种蔬菜、剩饭残余、动物内脏等;无机混合物包括渣、土、石、玻璃、陶瓷等。

就水泥生产企业而言,任何垃圾经过处理后,均可分为轻质可燃物和不可燃物两部分,前者用作替代燃料,后者用作替代原料。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时,垃圾接纳量不能无限大,两者均存在饱和比例的限制问题。因此,对于已进行分类处理过的垃圾来说,应分别用相应的饱和比例加以限制,以控制其最大接纳量。对于原生垃圾,进厂后需进行预处理的,应按两个饱和比例相应的最大处理量中较小者作为控制依据,以确定原生垃圾的最大接纳量,通常采用不可燃物的饱和接纳量为判定依据。

上海市每天产生约2万吨生活垃圾,虽建设了数个垃圾焚烧厂,但每天仍有几千吨的缺口。建设垃圾分拣设施,分拣后的生活垃圾成为轻质可燃物(即RDF衍生燃料),热值约3000kcal/kg,白龙港项目在年处置53万吨污泥(数据来源于白龙港污水厂污泥生产量)的基础上,还能处置约1000吨/日RDF,替代能源年消耗量1000吨/日×300日=300000吨/年。若按2吨RDF衍生燃料替代1吨原煤计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15万吨原煤(约为10万多吨标煤)。

2、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

危险废物是指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鉴别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化学反应等性质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能造成危害的废物。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水泥回转窑工况稳定,燃烧温度高,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长,大量有害物质在窑内被降解,又处在负压状态下运行,不会向外排放有害物质。同时,这种处置过程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处置成本低。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据市环保局的《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提供的数据,2012年上海市产生工业危险废物达54.96万吨/年,其中相当部分入焚烧炉焚烧。但这些焚烧炉中,一般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不严等问题,这些处置方式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

3、城市污泥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上海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南面,隔张家浜相望。其年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53万吨,此污泥经过深度脱水板框压滤机,经深度脱水后干污泥含水率55%左右,产出量1800吨/日,送到上海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利用水泥窑尾的低温余热进行干化,干污泥空气干燥基低位热值为10980kjkg(约2626kcal/kg),可以降低熟料热耗116kcal/kg(干污泥)。

4、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资源。秸秆等生物质能原料本身含硫量极低,不到煤的十分之一,是国际公认的清洁绿色能源。将其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则燃烧效率高,能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降到最低,完全解决了燃烧不充分产生的黑烟等对大气的污染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四、对策与建议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已列入我国水泥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示范工程。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到2015 年,协同处置生产线的比例超过10%。为此,建议如下:

1、抓住机遇,加快上海“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项目实施步伐

根据市委市府的部署,“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为把上海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智慧低碳、安全便捷的宜居城市,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水泥窑不失为一种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利器,此方案在上海已酝酿近十年,可争取成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中的一个亮点。经多次项目论证,一致认为: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要强化协同手段方法,处理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之间关系,把控好市场、技术、政策、管理四大因素;要突出实施主体意识,由项目业主方制定项目工作计划、选定项目实施方案,协调各方资源,抓住机遇,促成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2、做好综合比较分析,集成各方优势确定项目设计方案

根据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理处置废弃物有循环利用(替代燃料或原料)、分别处理、预处理后直接处置和直接处置等四种实现方法,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需做好综合比较分析,拟以循环利用方式为主导,形成集成创新优势,根据上海项目的特色要求,最终选定项目设计方案。

3、遵循法律法规,把控污染物排放标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水泥工业处置废弃物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应在确保技术可行可靠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运行法则,遵循法律法规,把控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是要提高国家现已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政策的执行力度;二是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收集水泥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排放数据,为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提供决策依据;三是着眼未来,根据我国设定的快速发展目标,参照欧美的经验和排放标准,设立严格的排放标准。

4、广泛宣传取得共识,争取各方参与支持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广泛宣传取得共识,争取各方参与支持。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由财政、税务、金融信贷、经信、国土房管、科技、环保、市政、建设等部门参与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以完善政策环境;二是建立完善产业技术标准(如工艺技术、机械装备、产品能耗、污染物排放等),通过修订现有标准、制定新标准,以明确技术发展方向、规范项目建设流程;三是引导全民参与,组织开展科普活动,以赢得大众的支持,提升社会公众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参与度和准确分类比例。

5、发挥“上海环境服务产业创新中心”作用,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撑服务

本次金桥会议上,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以已签署的“创新伙伴计划”为基础,围绕上海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决定成立“上海环境服务产业创新中心”并签署合作协议。中心将充分发挥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科技研发和服务资源的合作优势,围绕如何科学、可行、优化处置城市废弃物为核心课题开展研究、服务及咨询工作,做到科技研发、专业服务与产业需求、市场运作的有效对接,为上海市环境综合治理和完善环境服务进行先行试点,成为上海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完善环境服务的倡导者和实施者,为上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好上海的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做贡献。